西安的“第一”,刻在千年风骨里!
在西安,一块砖、一片瓦、一尊陶俑、一方碑刻,都可能承载着一段璀璨的历史记忆。这座历经十三朝兴衰的古都,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,更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“第一”与“最”。
在西安,一块砖、一片瓦、一尊陶俑、一方碑刻,都可能承载着一段璀璨的历史记忆。这座历经十三朝兴衰的古都,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,更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“第一”与“最”。
近日,随着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,首次发现的秦汉时期全本《诗经》简牍内容正被逐步揭示。无独有偶,在古都西安的碑林博物馆中,静静矗立着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的《开成石经》,其上亦镌刻着《诗经》的完整文本。一场跨越千年时空、连接长江流域与关中平原的儒
榆林首周追回2300万农民工血汗钱,直接打到卡上,有人当场在工地门口哭成泪人——那钱是他娃下学期的学费。
先唠唠《圣教序》有多牛。它不是王羲之直接写的,是唐朝怀仁和尚带着40多号人,从内府藏的王羲之真迹里“集字”拼出来的——说白了就是“王羲之书法拼图”,还得拼得浑然天成,这活儿一干就是25年!
一周连绵的秋雨,送走了煎熬人的暑热,也为学子们拉开了通往新学期的大门。为进一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,在青少年群体中筑牢法治思想基础,营造法治护航下的和谐校园氛围,9月1日上午,西安市碑林区司法局东关南街司法所走进东关南街小学,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法治教育第
华山“远而望之,若花状”故名。由贾鉝绘图并题识,清康熙三十九年 刻,太华即指西岳华山,为五岳之一,位于陕西华阴县境内,有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峰,峭壁千仞,山势雄伟,被誉为“奇险天下第一山”。 此图右上端题额“太华全图”,左上端所刻题记记三秦观察使贾鉝于康熙三十
山河披锦绣,盛世迎华诞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之际,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》的要求,以党建引领激活司法为民新动能,西安碑林法院特别开设 “红色家书・司法传情” 书信创作与诵读展播专栏,让红色信仰在笔墨间流淌,让司法初心在
“现在开庭!”随着法槌落下,庄重的宣告声在法庭内回响,七十余张年轻的面庞满是专注与敬畏。这绝非校园里的模拟法庭,而是一场真实刑事案件的庭审现场。2025年9月25日,西安碑林法院刑事审判庭举办“法院开放日”活动,迎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法学院七十余名师生参与。在沉
要是去年有谁告诉我,江疏影会在西安碑林低调现身,简简单单扎个头巾、全素颜出行,估计没几个人信。这位常年在热搜榜上的女明星,这次让路人几乎认不出来,还一度被吐槽“穿得像四五十岁的普通大妈”。这到底是她故意松弛做自己,还是生活给了点什么压力?说实话,很多网友都猜测
她举着相机同随行人员一起端详着相关的文物,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很高的热情。当天,她的穿搭风格也从时尚达人变成普通路人,甚至有人调侃像是40岁的大妈,不过本来她的年纪也到了40岁。
要知道江疏影一直以时尚女性的形象,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,虽然确实已经是四十多岁,可平时一点都看不出来,所以这次真让人认不出来。
9月17日,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开幕,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举办论坛活动。论坛以“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—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为主题,围绕“保护·传承”“技术·创新”“产业·赋能”“开放·共治”四个议题展
9月17日,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开幕,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举办论坛活动。论坛以“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—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为主题,围绕“保护·传承”“技术·创新”“产业·赋能”“开放·共治”四个议题展
西安,这座千年古都,沉淀了数量众多、类型丰富的文化遗产。城墙、碑刻、壁画、古建……过去的故事,既藏于一砖一瓦之中,也融入了寻常巷陌。
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于9月16日至17日在陕西西安举办。论坛前夕,“数智文遗陕西行”全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安。通过沉浸式探访,全方位展现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文化遗产传承。
西安的四个主要城门,东门—长乐门,西门—安定门,南门—永宁门,北门—安远门,名字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“长安永安”。
工地上还活跃着激光地面整平机器人、混凝土内墙面打磨机器人、室内喷涂机器人、安防消防智能巡检机器人……它们外形可爱、动作标准,包揽了重活儿、累活儿,既解决了工人的安全问题,又保障了产品品质的一致性。
在明代书法的灿烂星空中,文徵明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。他的书法诸体皆精,而行书更是独树一帜,其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《行书手卷》,长335厘米,高26厘米,纸本呈现,为后世打开了一扇窥探明代行书艺术魅力的窗口。